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提升中国生活水平仍需依赖投资

 

John Ross(罗思义)

 

“一些美国新保守派知道削减投资水平将使中国经济放缓,因此他们鼓动中国这么做,目的是为了维持美国的优越性。但是一些中国的经济学家却掉入这样的误区,错误地呼吁大幅削减投资、增加消费占GDP的比重,以为这样就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用技术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增速是决定生活水平增速的关键因素,但这和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搞混淆了。事实上根据刚才列出的原因,这个错误恰恰会弄巧成拙,让中国的消费水平变得更低。幸运的是,这样的误区正在逐渐被澄清。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曾强调,基于投资的项目比基于消费的项目更有效。复旦大学的张军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朱天教授最近在FT中文网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

 

 

   如何提高生活水平,经济学术语就是如何推动消费,是中国和世界每个经济体面临的难题。投资、技术和其他因素都只是实现它的技术手段而已。

 

   因此过去一段时期,关于消费有一个基本却关键的误读,成为了影响对中国经济探讨的潜在问题。虽然这个误读正在被纠正,还是有必要澄清其中的利害关系。在描述严格的经济学问题之前,先谈一谈这些问题对中国的生活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实际意义。

   统计学和理论经济学都认为,想要提高生活水平,唯有经济增长才是可持续的方式。世界银行数据显示,一般来说GDP的任何增长都会促进消费增长,最多可达87%。其他任何方式都无法在提高生活水平上达到哪怕一丁点儿这样的效果。

   这对中国来说至关重要。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百废待兴,生活水平位居世界末尾。中国底子薄,所以尽管后来取得了人类历史上最快速的经济增长,让自己从一个贫穷国变成了国际标准的中等收入国家,中国的人均消费还是落后于发达国家。要想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中国还需飞速发展几十年。

   很显然,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替代的办法。世界银行2010年的数据,也是能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的平均人均消费水平为2064美元(约12844人民币),美国是41320美元(约257125人民币)。当然这是未对市场汇率进行调整得到的数字,因为中国的平均价格水平比美国低42%。但即使利用“购买力平价”对汇率进行调整,上调中国的消费水平,中国的人均消费仍然只有3522美元(约21917人民币),仅为美国的9%。

   中国的现有资源再分配并不能消除这一差距。即使完全不切实际地假设中国所有的GDP都用来消费,没有资源用在投资领域,然后根据价格数据进行调整之后,中国的人均消费仍然只有美国的18%。只有长期的经济增长才能让中国达到世界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

   事实上,提议中国不该投资而应将所有收入再分配到消费领域只会让情况变得更糟。现有的资本设备会迅速折旧,产值会迅速下降,生活水平也会暴跌。中国只有通过投资来实现增长。

   更精确的计量经济学表明,投资占到经济增长的50%以上。中国的经济可以快速增长,正是因为有很高的投资水平。大幅度削减投资,将资源投向消费领域,只会让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由于经济增长是刺激消费的主要动力,减少中长期投资会减缓中国生活水平的增速。

   一个基本的算法就是在过去5年,中国不得不投资GDP的4%来使经济增长1%。对主流经济学标准来说,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金融危机之前,美国不得不投资GDP的7%来促进经济增长1%。但之后美国的经济状况便恶化了。因此,投资占中国GDP每减少4%,中国的经济增速将放缓1%。考虑到经济增长是刺激消费的主要动力,GDP增速放缓的效果将很快抵消最初因资源从投资领域转移所带来的消费增长。因此,在最初的增长之后,削减投资将导致消费低于它本该达到的水平。

   为了说明这一点,想象一下假如中国GDP的4%或8%从投资转向消费。第一种情况下(GDP的4%从投资转向消费)中国的GDP年增速将放缓1%,第二种情况下(GDP的8%从投资转向消费),将放缓2%。最初通过资源转移带来的消费增长在10年后将被经济增长放缓产生的影响所抵消。在那之后,消费水平将比不采取这一转移措施更低。在GDP的8%被转移到消费的情况下,20年后中国的消费水平将比不采取转移措施低20%。具体影响请看下图。

 

 

中国的消费增长路径——资源由投资转向消费

 

   但是,中国的经济必须再快速增长十年以上才能达到发达国家的生活水平。所以,在达到发达国家生活水平之前,资源从投资转向消费将使得中国消费和生活水平变得更低。

   一些美国新保守派知道削减投资水平将使中国经济放缓,因此他们鼓动中国这么做,目的是为了维持美国的优越性。但是一些中国的经济学家却掉入这样的误区,错误地呼吁大幅削减投资、增加消费占GDP的比重,以为这样就可以提高生活水平。用技术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最大限度地提高消费增速是决定生活水平增速的关键因素,但这和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搞混淆了。事实上根据刚才列出的原因,这个错误恰恰会弄巧成拙,让中国的消费水平变得更低。

   幸运的是,这样的误区正在逐渐被澄清。中国最著名的经济学家之一、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林毅夫曾强调,基于投资的项目比基于消费的项目更有效。复旦大学的张军教授和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朱天教授最近在FT中文网上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文章,提到:“低消费率的另一面是高储蓄率,它使得一个国家可以在不依赖于外债的情况下实现高水平的投资,这也是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里得以快速增长的一个主要原因。1990年到2010的二十年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达到10.5%,与此同时,消费的增长也达到了8.6%(考虑通胀调整因素后)。虽然消费增长速度低于GDP的增长速度,但高达8.6%增速已经非常了不起,因为世界平均水平还不到3%!”他们精妙地总结说:“听起来也许有些拗口,但中国相对低的消费率正是其很高的消费增长率的重要原因。”

   笔者最近研究了为什么这些在理论上显而易见的经济问题会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有巨大的实际意义。所以中国最近经济增速的提升及其相应的战略因素的明确,将对中国保持中长期经济的发展有启发性作用。

 

(邢春燕译)

 

 http://www.guancha.cn/LuoSiYi/2013_01_23_122507.shtml

 
话题:



0

推荐

张军

张军

58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现任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经济”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副院长。CSSCI核心经济学期刊《世界经济文汇》主编。浙江大学、山东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18所学校的校聘兼职教授。过去20年来,主要集中于对中国经济改革、转型、政府治理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经验的实证研究。

文章